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南粤

广东省发布”十四五“规划,全方位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凤凰网广东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4-26

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5日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指,“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面对新历史时期,广东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发布”十四五“规划,全方位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年均GDP增长目标为5.0%左右

《纲要》提出了广东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广东省GDP年均增长5.0%左右,到2025年GDP约为14万亿元。

展望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携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打造“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支持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悬浮系统研发应用

交通方面,广东全面推进沿海高速铁路建设,加快建设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湛江、广州经汕尾至汕头、珠海至肇庆高铁,推进柳州至广州铁路、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宁至玉林铁路至广湛铁路连接线前期工作,规划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延伸至永州,谋划推进深南高铁与广湛高铁茂名至岑溪连接线、京广高铁与京九高铁韶关至龙川连接线,推进沈海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粤境瓶颈路段改扩建,打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东联海峡西岸、联系长三角地区,西通桂滇黔、连接成渝地区,北达湘赣鄂、连通京津冀地区的“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到2025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6500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运营里程36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500公里。

同时,《纲要》提出,加快交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悬浮系统、400公里时速高速轮轨列车、250公里时速高速货运列车等新型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到2025年广东省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 建设大数据中心集群

《纲要》提出将建设全国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建设,全面建设5G SA(独立组网),到2025年广东省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5G基站累计达25万座,5G网络用户数超1亿户,5G网络用户普及率达到80%以上。持续扩大5G专网在政务服务、车联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覆盖面。深入推进高水平全光网省建设,推进千兆宽带进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和各类园区,千兆宽带网络家庭普及率超过30%,打造双千兆网络标杆省。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建设智慧超算平台,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布局发展,支持广州、深圳等建设低时延类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支持粤东粤西粤北气候适宜、能源丰富的地区在符合规划布局的前提下,集约集聚建设数据中心。深入推进物联网全面发展,提升支持固移融合、窄宽结合的物联网接入能力,大力推进物联网泛在感知设施部署。前瞻布局未来网络,规划建设粤港澳量子通信骨干网,实现与国家广域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对接。积极发展新技术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发展安全可扩展区块链基础设施。

新增370万个左右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在教育方面,将新增约30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新增370万个左右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新增约30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大力发展广东特色技工教育,实现技师学院21个地市全覆盖。

《纲要》中提出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积极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来粤办学,探索优势院校海外(境外)办学。加快新设高校规划和设置,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施“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支持阳江、揭阳、汕尾等地级市本科高校校区建设,实现全省地级市本科高校全覆盖。打造一批支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发展急需的重点学科专业或专业群/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科专业或专业群。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纲要》中提到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推动社区和农村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发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鼓励幼儿园开设托幼班。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机构制度规范。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推动实现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

广东省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以广州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等五个中心为重点打造医学高峰。以打造广州、深圳医疗高地为牵引,带动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粤港澳健康大湾区。

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推动实现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鼓励支持高水平医院设置国际医疗中心,探索药物、器械、医疗服务领域合作,支持建设一批满足前沿医学技术发展的健康产业园区。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张。

同时,广东突出发展智慧医疗,建设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节点,提升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机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广东省建成超过200家互联网医院。

推进粤港澳跨境要素便捷流动

广东省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聚焦食品安全、环保、旅游、医疗、交通、通关等重点领域,以点带面、深入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推进粤港、粤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人员通关新模式,研究探索建立大湾区人才绿卡制度。推进与港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交流合作,推进粤港、粤澳海关跨境快速通关对接项目,提升货物通关效率。推动放开港澳小汽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政策,推进“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加快落地。支持逐步推进游艇码头对港澳籍游艇开放,推进粤港澳游艇安全便利往来和通关。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大湾区设立发展。推进“数字湾区”建设,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跨境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资源汇聚、流通与共享;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探索建立既便利数据流动又确保安全的机制。

新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

《纲要》指出,以人口流入多的城市为重点,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

“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全省计划新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适时调整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优化轮候、配租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运营管理服务机制。多渠道筹集公共房源,发展一批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规模化、专业化企业或机构。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农业业态

在乡村振兴方面,广东省将继续推进丝苗米、生猪、家禽等十大类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打造优势农业产业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果菜茶、花卉、南药、蚕桑等特色产业。推动传统种养业转型升级。实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振兴乡村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提升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争创一批“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促进农业和旅游、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民宿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优化能源结构,强化生态修复

在生态环境方面,《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下降到31%,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占比分别达到14%、22%和7%。

同时,广东将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推进北部环形生态屏障、粤港澳大湾区外围生态屏障、蓝色海洋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实施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重要骨干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建立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制度。到2025年,建成碧道7800公里。有序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地质环境和生态修复。

13123456789